报价本就是谈案基本流程中的一个环节,逼单和报价是连贯的——谈得顺利时,当事人可能直接问收费,这时可顺势讲解;若双方都羞于提价格,谈案顾问就必须主动打破僵局。
一、报价原则
先谈案再报价
必须先了解案情、分析案件,再谈价格。
若当事人一上来就问收费(如咨询时未深入沟通案情),应拒绝告知。
因为不了解影响报价的因素(如案件复杂程度、管辖地等)时,无法给出准确报价。
坚守最低标准
要让客户知道,我们的报价是根据《山东省律师收费标准》为依据。
律所对各类型案件、各程序阶段均有最低收费标准,总体来说最少报价不得小于6000元。
根据案件实际情况报价不得低于“律师费计算小程序”计算的最低收费标准。
所有案件的风险部分为5%-18%。
例如,若一个案子仅报20元,律师和团队都会缺乏价值感;而报2000元,才能体现服务价值。
这就像买葡萄:5元/斤的让人担心品质,50元/斤的又显昂贵,多数人会选择中间价位。
报价过低,当事人会质疑律师能力,因此必须坚守底线,树立专业价值感。
对与B端企业的业主要让他明白好货不便宜。
大胆报价,灵活应对
若当事人明确仅咨询或验证思路,可暂不报价;
若当事人有诉讼需求且沟通顺畅,应抓住逼单环节主动报价,但需根据其需求调整策略(如需求可引导时,需判断是否具备委托意向)。
二、影响报价的因素
报价是技术也是艺术,报好了签单,报不好可能流失客户。
当事人支付能力
支付能力是重要因素,但非决定性因素。若当事人足够信任律师,即使借钱也会委托。
管辖法院所在地
需明确管辖地,如超出烟台五区范围需向增加差旅费。
代理阶段
一审、二审、再审、执行、保全、人身保护令等不同阶段,收费不同。
案件复杂程度
核心依据:证据完整度
例如继承案件,需调取房产信息、户籍信息、证人沟通、银行记录等多项工作,需向当事人详细说明工作量,以此支撑报价(如不能仅报8000元,可根据复杂度报15000元)。
当事人诉求实现的可能性
若案件结果可预判且过往有成功案例,可大胆报价,确保“超值交付”。
当事人委托意愿
若当事人明确想委托,可正常或高价报价;
若意愿不强但被引导至委托阶段,报价需贴合其期望值,避免过高导致放弃。
案件紧迫性
如要求加急会见、开庭,可收取加急费(类比鉴定加急费逻辑)。
特殊需求
如指定主任代理,可提主任出场费(如2万),但需判断当事人实际支付意愿。
三、报价方式
被动报价
当当事人主动询问收费时,需仔细听其心态:
若表现出强烈委托意愿,可大胆正常报价;
若漫不经心,可能是询价或套方案,暂不报价(避免报价后当事人不再沟通,可通过后续咨询问题继续逼单)。
核心原则:先讲案子、服务、流程和质量保障,再谈价格;若当事人确定签单,再告知收费。
主动报价
若沟通顺畅但双方羞于提价格,谈案顾问需主动转换话题,例如:“已梳理清楚案情和法律关系,您现在无顾虑了,我们处理本案完全没问题。当然,请律师是需要收费的……”
主动报价是从“案情沟通”到“谈委托、价格”的关键转换,需大胆表达,避免因“谈钱伤感情”而错失机会。
四、报价策略
判断支付能力
从案情中挖掘财产信息:查看企业的年报,营收能力,企业职工数量;
有意识询问企业营收规模;年营收50万以下按标准报价;
观察外在细节:首饰、手表、衣着等(虽可能有高仿,但至少反映其消费认知)。
注意事项
高报价试探反应:先报高价(如一审、二审、执行打包价22000元),若当事人嫌高,可拆分成阶段收费(如一审12000元)或分期限支付;
干脆利落:报价时,果断报出数字(如“3万”),避免犹豫让当事人质疑专业能力;
倾听电话微反应:若当事人惊讶,立即拆分价格构成或强调服务优势;若接受,可进一步沟通。
五、应对情形
超出心理预期
不等当事人质疑,主动拆分价格(如“基础费用+结果提成”“分阶段收费”),避免因价格过高导致签单失败。
无回应时逼反馈
若当事人沉默,可询问其承受能力或对比其他律所报价,再议价(例:“若费用没问题,我准备委托协议”)。
议价策略
高价案件(18000元以上)降价一次不超过2000元,避免让当事人觉得“水分大”;
低价案件(10000元以下)降价不超过500元;
总价降后若仍不行,可调整支付方式(如分阶段付),但不再降总价(避免当事人持续压价)。
六、溢价处理
应对“收费差距大”的质疑
可类比医院:“您看病选三甲医院而非小门诊,是因为更专业。
同理,法院门口200元写的诉状可能表述不清,导致案件方向错误,而我们的专业服务值2000元。”
应对“团队收费”的误解
当事人可能认为“4个律师报价12000元,1个律师就该3000元”,需解释团队服务是流程管控、质量把关的成本投入(如案情通报、疑难案件讨论等),而非简单人数拆分。
报价前铺垫,报价后不解释
报价前需强调案件复杂度、工作量和专业价值(如“本案需调取7项证据,流程繁琐”),让当事人理解高价合理性;
报价后不主动解释“为什么收这个价”,避免显得不自信。
总结:报价需摸透当事人底线,若报价3万被压3千,可拆分程序收费;若实在无法成交,可用“小点成交法”收定金。